据我所知,小日本每年要从我们中国进口大量的稀有金属,为什么我们中国不把这些出口的金属价格也大幅增加呢?
国家应该加强对矿产出口的控制啊!
==================
铁矿石涨价:日企出损招源于资源控制权
2008年02月20日 02:20 中国证券网-上海证券报
从2003年开始,我国超过日本,成为世界上铁矿石进口量最大的国家。也正是从2003年开始,铁矿石价格快速上涨,而日本钢企是推动者之一。这究竟是为什么?这一切都源于对资源控制的强弱与钢铁业集中度的高低。面对铁矿石价格的快速上涨,我们应该尽快采取对策:走出去,收购资源;整合钢铁业,提高集中度;严格执行宏观调控,淘汰落后产能……
⊙姜仪云
2月18日,巴西淡水河谷发表的声明显示,公司与日本新日铁、日本钢铁公司(JFE)达成的谈判结果为,大部分铁矿石的价格较2007年上涨65%,而卡拉加斯粉矿由于品位较高,较2007年上涨71%。日本新日铁、日本钢铁公司的声明证实了这一消息,他们已经同意将4月份开始的2008财政年度铁矿石价格上调65%。
这对正坐在谈判桌前的中方代表而言,无异是一个噩耗。因为按照往年铁矿石谈判的惯例,这一价格随后将拿到参与谈判的各供需方面前,淡水河谷会与其他客户一一确认新年度的价格。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,中方再次被日本钢铁企业算计了。这一幕是2005年2月铁矿石涨价的重演。在当年的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中,日本新日铁率先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达成上涨71.5%的协议,最终,迫使中方不得不含恨吞下苦果。事实上,日本的这一手法从2003年就已经开始使用,当年,铁矿石价格上涨了8.9%。正是从2003年开始,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就超过了日本,成为世界上铁矿石进口量最大的国家。从此以后,铁矿石价格似乎走上了不归路,几乎一年一个台阶。这难道仅仅是一种巧合吗?
按照人们的认识,像日本这样资源匮乏的国家(其铁矿石的85%依赖海外进口),更应该喜欢铁矿石价格下跌才对。问题在于,早在多年以前,日本企业就走出去进行资源参股、收购,单就铁矿石而言,日本专门挑选储量大、铁矿石品位高、开采条件好、交通方便的矿参股或收购。无论是巴西、澳大利亚这些铁矿石大国,还是印度、加拿大等铁矿石的后起之秀,都遍布日本资本的身影。这意味着,铁矿石涨价,对日本企业将能够带来三大好处:
其一,日本企业可以从铁矿石涨价中分一杯羹。由于日本企业对铁矿石资源的控制已经成熟(日本三井集团一家就控股4528.5万吨的铁矿石份额,占世界总贸易量的7.87%),它能从铁矿石涨价中获取丰厚利润。
其二,将能削弱甚至挤垮中国部分钢铁企业,使日本钢铁企业因竞争力的减小和钢材价格的提升而获取丰厚利润。
其三,日本钢铁企业生产的产品多是高附加值产品,技术含量高,日本企业在这类产品的定价权方面非常强势,受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影响较小。同时,由于技术发达,日本对铁矿石的利用率为世界最高。更何况,日本钢铁企业更容易借助铁矿石涨价的借口提高产品价格。
从对铁矿石价格上涨的能力方面来看,日本也强于我国。日本钢铁业的集中度远远高于中国。日本前6家钢厂的产业集中度高达81%,而我国年产钢量2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多达40多家,合计产量也还不到全国年产量的75%。日本钢铁企业为了尽可能地节省成本,在海岸线地带设厂建港,钢铁业从原料到制成品的物流都是大进大出的,钢铁企业的高度集中增强了其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。因此,在消化铁矿石涨价的负面影响方面,日本远强于我国。
正因为这些因素,最近几年,日本企业连续在谈判中出损招,屡屡陷中方于被动地位。倘若基本面不发生变化,日本钢铁企业还可能将这种做法继续进行下去。另一方面,我国钢铁企业过于分散,加大了谈判的整合难度,在许多时候,很难用一个声音说话,往往被对手采取个个击破的办法给摆平。在2005年,我国拥有进口铁矿石资质的企业超过了500家。去年9月,我国拥有进口资质的企业进一步降低,但仍有112家之多,与日本两三家企业参与铁矿石价格谈判的状况相比,我国拥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实在太多了。
事实上,随着宏观调控的深入进行,我国对钢材的需求已经呈现出下降趋势,而国际铁矿石巨头则不断加大生产力度。这一张一弛之间,显现出支撑铁矿石涨价的基础并不牢固。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,铁矿石价格依然上涨,凸显我国定价权的薄弱。
要摆脱这种不利的局面,必须尽快采取措施。首当其冲的就应该走出去,到国外收购铁矿石资源。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几乎成为我国钢铁业的梦魇。仅仅2005年,国际铁矿石供应价格的上涨就使中国钢铁企业为此多付出大约200亿到300亿元人民币的进口成本,而这种进口成本每年都在增加。倘若我们之前就开始着手收购铁矿石资源,所付出的成本恐怕已经收回大半,加之定价权的强化,我国将不至于在铁矿石谈判中任人宰割,是一举多得之举。
其次,要进行钢铁企业的购并、整合,这既可以提高我国钢铁企业的整体竞争力、生产效率,也可以改变我国在铁矿石谈判中的被动地位。这种整合的步伐每延误一年,我们就将付出数十亿、百亿的损失。应该认识到,铁矿石谈判将把我国钢铁业逼入两难境地。一方面,国际铁矿石资源高度集中的——三大巨头垄断了世界铁矿石产量的70%。另一方面,汽车工业等钢材用户行业的集中度也大大高于钢铁行业,使钢铁业在夹缝中找不到价格优势。
因此,我们需要继续严格执行宏观调控,淘汰落后产能。我国宏观调控目标为:在“十一五”期间,钢产能控制在4亿吨左右,淘汰1亿吨落后炼铁生产能力、5500万吨落后炼钢能力,改善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,提高产业集中度。倘若这一调控政策得到认真落实,我国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就会大大降低,就能逐渐改变我国在国际铁矿石谈判中的被动地位。
(作者系资源学硕士、工程师)